玉米赤霉烯酮毒素,養殖場隱形殺手!
搞養殖,飼料中常見的霉菌毒素,你都了解多少?
今天分享玉米赤霉烯酮毒素,這個專門破壞畜禽生殖系統。
玉米赤霉烯酮是玉米赤霉菌的代謝產物。主要污染玉米、小麥、大米、大麥、小米和燕麥等谷物。其中玉米的陽性檢出率為45%,小麥的檢出率為20%。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的作用,其強度為雌激素的十分之一,可造成家禽和家畜的雌激素水平提高。目前發現,豬對此毒素較為敏感。
玉米赤霉烯酮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雌性動物的生殖系統,同時對雄性動物也有一定的影響。在慢性中毒時,主要對母畜的毒害較大。它會導致母畜外生殖器腫大。充血,死胎和延期流產的現象大面積產生,并且伴有木乃伊胎的現象。50%的母畜患卵巢囊腫,頻發情和假發情的情況增多,育成母畜乳房腫大,自行泌乳,并誘發乳房炎,受胎率下降。
在急性中毒的條件下,對神經系統、心臟、腎臟、肝和肺都會有一定的毒害作用。主要的機理是它會造成神經系統的亢奮,在臟器當中造成很多出血點,使動物突然死亡。主要的原因還是由于雌激素水平過高而造成的。玉米赤霉烯酮養殖人應該多注意,嚴重影響豬場的繁育效率。
南京微測生物基于熒光定量快速檢測技術平臺,推出的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檢測儀,可用于快速準確定量測定飼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,支持樣本隨到隨檢,滿足不同廠家檢測需求,您的嘔吐毒素檢測好幫手。